第(2/3)页 其中最让夜酩感兴趣的内容是,槐根在师傅死后,他一路追查槐安,发现其可能借助天道回旋,在辰墟乱战三百年间穿梭多次,变换数种身份,暗中种下无数因果。 为此,他曾运用《燃灯录》下部中记载的“命迹纠缠算式”推衍槐安命迹,并从很多史书和传闻记载找到诸多佐证。 但对于槐安的最终目的,槐根只列出了一些可能,并没有给出准确答案。 但若结合槐安留在他脑海中的记忆碎片看,这魔僧是要恢复太古神道,建立一个没有任何纷争的光明神国。 大略看完整本手札,夜酩多少有些失落。 他本以为还能从上面找到些能用来要挟蓝飒的内容,但未能如愿。 少年不太死心,又挑拣着最后一则“江湖恩怨”详细读去,竟渐渐看入迷了。 如果抛开要找的东西不谈,只看里面的江湖奇闻异事,这绝对是一本可以拿去茶楼里卖钱的好话本。 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槐根对于昔年中土江湖诸多门派恩怨内幕的记述和人物点评,这对于欠缺江湖历练经验的夜酩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夜酩自幼遍览隐门武库典籍,前者算是做到了六七分,如今有了槐根这部手札,又能从中汲取很多江湖经验,虽不是亲身经历,却也能引以为鉴。 看过江湖,再观庙堂。 夜酩又将槐根所列的那数位怀疑是槐安转世之人的历史读来。 越看越觉得这老和尚剖析的有些道理,除去最前面一段关于“命迹”的演算让他觉得很晦涩外,纵观大齐权相苏仪,楚国太宰王子虚,后秦丞相李蒿这些人在不同时期的作为,确实都像是一个师傅交出来的。 尤其是在一些执政方略和用兵谋略上,似乎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而且前后相继,换汤不换药,若说都是巧合或者惺惺相惜,也未免太巧了些。 既然已经看了一半,夜酩索性就想一口气将整本读完。 手札记述的前半部分言语比较零散琐碎,有很多内容前后对应不上。 第(2/3)页